贵州民族大学澳门威斯尼斯人打扑克网站简介
贵州民族大学于2004年6月成立“建筑工程系”,于2007年10月经校党委研究更名为“澳门威斯尼斯人打扑克网站”。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,高教系列教师72人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33人,讲师36人。学院双师型教师逐年增加,拥有多名注册建筑师、规划师、造价工程师、监理工程师、安全工程师,教师队伍理论和实践功底扎实,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、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,发表各类论文50余篇,承担大中型建筑设计和社会服务项目多项。截至2022年,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达1300名,累计向社会输送3000余名毕业生,毕业生遍及全省乃至全国与基本建设有关的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设计科研院所,并逐步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,深受所在单位的好评。
学院目前拥有建筑学和土木工程2个校级重点学科,建筑学、城乡规划、土木工程、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,民族建筑和地质工程2个方向硕士点,下设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、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、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、贵州民族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研究机构,以“两两依托、相互支撑、相互融合、协调发展”模式,形成了自身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布局的特色发展目标。
学院根据建筑学、土木工程学科团队的研究特长和地区发展需求,建筑学学科以“传统村落建筑遗产保护、开发与文化传承,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,低碳适宜性建筑一体化应用”为主要研究方向;土木工程学科以“工程结构的损伤破坏机理与防控措施研究,喀斯特岩土及地下工程安全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,山地灾害智能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”为主要研究方向。采用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形式,努力为社会培养从事人居环境建设的高层次、应用研究型的建设类人才。
建筑学专业于2004年建立并开始招生,主要以公共建筑、居住建筑、城市环境、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为特色人才培养方向,于2015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,2019年获批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,2019年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三等奖,2021年《本乡本土贯通融合——民族地区建筑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》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2022年《贵州民族建筑》课程获批贵州省一流线上课程建设项目。
土木工程专业于2007年建立并开始招生,主要以工程防灾减灾为人才特色培养方向,于2014年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,2018年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,2019年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三等奖,2021年《核心课程引领、素质能力导向、多方协同育人—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》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,2022年《结构力学》课程获批贵州省一流线上课程建设项目。
工程管理专业于2010年建立并开始招生,主要以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项目管理、工程造价咨询为人才特色培养方向,2018年《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》获贵州省第九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,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、贵州省金奖,指导学生参加全国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多次荣获一等奖等优秀等次。
城乡规划专业于2012年建立并开始招生,主要以乡村规划与建设、城市更新与设计为人才特色培养方向。2021年《城乡规划概论》课程获贵州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,2022年获批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,2022年《乡村振兴实践》课程获批贵州省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建设项目。
未来5年,澳门威斯尼斯人打扑克网站紧紧围绕国家、区域、行业需求,立足贵州、面向西南,突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,坚持以本为本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明确办学目标、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,着力培养信念执着、品德优良、知识丰富、本领过硬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,以建成区域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,最终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。